南方日報訊(記者/鄧泳秋林婷婷通訊員/謝力生) “作為中山裝的發源地,中山市最有理由對中山裝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,也最有責任對中山裝文化進行弘揚和推廣。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以一身灰黑色的中式服裝出席2010年廣東省春節團拜會,呼吁大家在節日里多穿中式服裝,弘揚中國傳統文化,拉動中式服裝消費。汪洋書記的呼吁,在偉人故里中山市社會各界產生了熱烈反響。
中山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丘樹宏在人民日報發表的《中山裝的文化性》一文中指出,“中山裝不僅僅是一種服裝那么簡單,它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。‘剪辮子’、‘放裹腳’,再加上‘制國服’,我們可以把辛亥革命稱為‘全身的革命’了。中山裝蘊涵著政治性、革命性、開放性和實用性‘四個性’。”
在今天,中山裝的政治性、革命性和開放性似乎已經退到歷史的后臺,然而它里面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強烈的精神內核,卻依然對我們有著非同小可的啟迪作用。中山裝本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化產品,它被時代附麗了太多的歷史擔待。而經過近百年的歷史沉淀,中山裝的文化性卻越發顯眼。“我們今天研究中山裝,落腳點應該放在如何研究、探討、弘揚和利用中山裝的文化意義上來,這才是中山裝的生命所在。”丘樹宏說。
中山市文聯主席胡波則表示,“無論是中山裝歷史淵源、文化背景的挖掘研究、文藝創作還是與之密切的孫中山系列紀念活動推廣,中山都形成了一定的火候。中山裝在中山市得了很好的傳承和弘揚。”
以“華人禮服”為例,該品牌不但憑借傳統工藝和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,不斷對中山裝進行革新,還開拓了國服型、禮服型和休閑商務型等一系列細分種類,逐步向國內國外市場推廣,其中山裝享譽海內外。華人禮服總經理陳福星表示,這幾年全國各地已經逐步興起穿中山裝的風氣,汪書記的一番話使其信心更加堅定,他們將利用好中山這一肥沃的土壤,逐步推廣、唱響中山裝的品牌形象。